Saturday, 5 April 2025

听风的歌 - 身心合一的爱情

 听风的歌


身心合一的爱情,能够遇到的并不多。老天特别眷顾我,让我遇到了她。我们的真正开始源于文字交流,那并不是普通的聊天,而是一种真挚的心灵碰撞。我们之间的对话,虽然简单却真诚,没有多余的修饰,却自然而然地透露出最纯粹的情感。后来,我觉得那一切会不会只是南柯一梦?过多的真心也许会变得虚假。虽然情感中类似那些爱情咋骗集团,但我依然要求见面。因为我觉得,见面的眼神交流和言语交谈,都不会骗人,但我还是要确认,那一切是否是真的。


她没有拒绝。我记得,她穿着一袭深褐色的连身裙,我很喜欢女生这样打扮,我们相遇后,走在一个较阴暗的角落里,彼此的目光交汇,情不自禁地吻了起来,是我先吻了她。你知道那街道,几乎每个角落都有闭路电视在注视着我们,但,谁在乎呢?那一瞬间,天地仿佛静止,时间凝固。短短五分钟的相处,仿佛过了五十年,像电影中的一幕,短暂却永恒。


接下来的一个月,我们约定再见。在那一个月里,我们在社媒更频繁地谈心,心里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对方,有时甚至觉得她就站在我面前。一个月的等待,对爱的人来说,真的是一种煎熬。当你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一个人,每一分每一秒都像被拉长了。白天或许还可以通过事情分散注意力,但夜深人静时,思念就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,连呼吸都变得沉重。等待,竟比离别还要痛苦。


见面之后,我们有过着一段亲密的生活。她对我的触碰、爱的互动反应真实而强烈,完全投入其中。我深信,这份双向的情感投入与回应的背后,是基于我们彼此间的心理满足和幸福的基础。换句话说,她对我有足够的信任和爱意,愿意毫无保留地向我敞开心扉。而我们之间的契合度也非常高,我们在彼此的世界里完全放松,仿佛脱离了尘世的纷扰。


可以这么说:每一次触碰,每一次互动,都自然流露,仿佛我们的心跳、呼吸、感受和情感都在同一个频率上共鸣。这种亲密无间的感觉,就像是我们之间有一根无形的纽带将我们紧密相连。她的投入、她的反应,都是真诚的,仿佛她在我面前毫无保留,完全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。我能感受到她的信任,她对我的无条件依赖和支持,这让我更加放松、自然地做自己。我们不需要掩饰任何情感,能够毫无负担地分享每一份温暖、每一份喜悦。在我们的世界里,所有的言语和动作都充满了默契,彼此的眼神和触碰就足以传递所有的情感。这是一种深深的联结,既有灵魂的契合,也有身体的亲密。从我的第六感来看,这一切都不是伪装出来的,我从未遇到过如此身心合一的爱情,时间和空间在那一刻,已没有存在的必要。我特别珍惜那一刻,幸福满溢,我想她也是一样的。

 

然而,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幸福之门,也一定会关上另一扇门……

 

待续……

 


致谢佩莹小姐

Friday, 14 February 2025

长相思•她

情深几许,缘浅难测。初见她时,心潮微澜,不知是思念的伏笔,还是命运的召唤。她的温柔,她的笑容,如春风拂面,唤醒了我尘封已久的情感。我以为相守是一种必然,未曾想,爱亦如水中月,握得再紧,终究盈盈散去。

我们曾缠绵相依,在彼此的世界里筑起短暂的天堂。她教会了我何为真爱,何为身心合一的契合,也让我尝到了失去的苦涩。她说:“我已全心交付,你会给我归宿吗?” 而我犹豫了,终究耽误了她。她的泪水像离别的雪,落在心上,化不开,融不掉。
长相思兮,长相忆。如今,她已远去,我仍伫立原地,听着风中回响的誓言,任往昔在心头翻涌。若能重来,我定不负她深情。可惜,世事无常,情深不寿.

致谢佩莹小姐

Saturday, 8 February 2025

我与她的故事 知否, 知否?

 

夜风轻拂,往事浮现,我与她的故事如《知否知否》的旋律般婉转。初见时,我们深情相拥,彼此交付,以为能携手到老。她说,只有彻底拥有,爱才能升华,我顺应了这份炽热,将她拥入怀中。然而,承诺未能紧随深情,我迟疑了,她失落了。她说,她已经全部给了我;而我却给不了她要的,我未能给予她一个归属。

她退了一步又一步,不愿意等我了。我的犹豫成为裂痕,最终,她流着泪离去,仿佛秋叶落尽,再无归期。我却站在回忆的渡口,听风诉说她的泪痕与怨恨,心中只剩一声叹息: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....




致谢佩莹小姐

Saturday, 31 August 2024

妳还得起?妳给的回?

 【未修改】

妳还得起?妳给的回?

 

当我来到上司家,门前那挂着的圣诞花环,瞬间让我忆起妳书桌前相似的吊饰。

踏入都市那条美食街,那曾是妳我一同用餐的地方。我钟情于妳那北方人独有的豪爽气质,还有我们一同毫不客气大快朵颐时相互称极的样子。

走在熟悉的街道上,那是妳我曾经漫步过的路径。大块夹着烧肉,边蘸辣椒酱边吃的情景历历在目。

望着一座座的建筑物,一座座的桥,那里留存着妳真诚的笑容,忘却烦恼时的轻松神态,悦耳动听的声音,美丽且得体的面容。

我的书桌前,摆放着我至今都未曾开启过的生日礼物。妳曾告诉我那是一个笔盒,里头有一只笔,还有金属书签。

我天天携带的妳送我的绿色水瓶,只因为妳说我用一次性矿泉水瓶不健康。妳的关怀,天天萦绕在我心间,处处皆是妳的记忆。

我电脑桌前,有妳亲手为我编织的许多幸运许愿五角星,让我无需在流星下许愿。望着那小玻璃瓶子,仿佛在远方凝望着妳,为妳默默许愿。

有好几次,妳那般不愉快,那般不耐烦地说:“你至今所送我的礼品,全部还回给你就是。”

但请告诉我,即便东西妳都给回了,请问妳如何能够抹去妳在我心中的记忆?妳又如何能让我摆脱妳的影子?我又怎能做到不睹物思人?


致谢佩莹小姐

Monday, 26 August 2024

一旦对方心里没有你,再多的付出, 再多的话也只是一种多余 II

能理解你的人,即使不解释也会明白;不理解你的人,再怎么解释也听不进去。

在感情的世界里,一旦对方心里没有你,再多的付出, 再多的话也只是一种多余

当一个人不爱你的时候,做什么都不好,你做什么对方都不喜欢做什么对方都看不上,对他们来说,你的存在就是错误。你做什么都是错的,你说什么都是废话

今天早上,天空灰蒙蒙的,浓厚的乌云漫天,自上周五以来,这一带不停地下雨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祥的预兆,我是真的累了,感觉人生恐怕已走到了尽头。

无论我多么勤奋,多么努力不懈地去改善,总是得不到别人的赞赏。我一直调整自己的方向与做法,去配合、去迎合身边的每一个人,也不断地日夜检讨自己,可依然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。当我做出调整后,身边的人反而觉得我虚伪、假装,戴面具…… 种种的指控还是强加、扣在我头上。

我其实可以抛开这一切,什么都不管,去做我喜欢的事,但是我不服气。

佩莹,喜欢上妳是一件很折磨的事。这么多年了,每当看到与妳有关的事物,比如在社交媒体、报章,甚至公众场合里遇到同名的人,长相与妳相似的人,看到一张与妳相似的照片,听到类似的声音,或者走过妳曾走过的街道、看到熟悉的建筑,我都会想起妳。很多次我想给妳发信息,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,因为妳不仅不回复,还似乎并不在意。我看到妳不断在朋友圈发动态、发照片,我明明知道妳在看手机,却装作没看到我的信息。妳的这种行为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和伤心,等待比离别还痛苦。这些是否和妳对我的怨恨有关?

对妳,我毫无私心,为妳付出一切。到头来,我却被羞辱得无地自容,被咒骂到下十八层地狱,永不翻身。至今,我仍不死心地作践自己,问还有什么是可以为妳再做的?




致谢佩莹小姐

Saturday, 24 August 2024

一旦对方心里没有你,再多的付出, 再多的话也只是一种多余

能理解你的人,即使不解释也会明白;不理解你的人,再怎么解释也听不进去。
在感情的世界里,一旦对方心里没有你,再多的付出, 再多的话也只是一种多余

当一个人不爱你的时候,做什么都不好,你做什么对方都不喜欢做什么对方都看不上,对他们来说,你的存在就是错误。你做什么都是错的,你说什么都是废话

2022年,我为她做了: Wait and Waits I 守候归期 I




2023年,我为她做了: Wait and Waits II 守候归期 II


亚亚的歌给了我无限的灵感。其嗓音空灵、清脆,收放自如,有着抚慰人心的强大力量。她的歌多带有淡淡的忧伤,这忧伤若由别人来唱也就罢了,孟庭苇唱出来便成了极致的忧伤艺术。了解孟庭苇歌曲的人知道,她的歌没有太多技巧,却恰恰能展现她独特的声音魅力。听她的 CD,就仿佛她本人站在你面前歌唱,那歌声真实动人。

真正在乎你的人,不会让你久等;让你一直等待、一直处于被动的人,也没那么在意你的感受。我的信息,她没看,却能看到她一直在发朋友圈动态。气愤吗?我有生气的资格吗?


她,让我神魂颠倒,无心工作,理性与感性失去了平衡。曾经一度,没有她的消息,我仿佛觉得整个宇宙都毁灭了。


第一次遇见她,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再度遇见她时,我们惺惺相惜,彼此一见如故,好像昨天才分别,今天又重逢了。小别胜新婚滋味后的网聊让我们从此感觉不能失去彼此。之后,我去找她了,故事就像《勇敢的心》里的那一幕 —— 华莱士和梅伦瞒着父母,偷偷在森林结婚。虽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长,但那几次相处的时光,一秒钟仿若过了几千年。所以我们都很珍惜彼此,拥抱后都不愿放开对方。这段时光,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、最美好的日子,她的出现,让我觉得世间再无永夜,人间再无痛苦!


之后,一连串的问题导致我们分手了,我苦苦哀求她别那么绝情。后来,我们有两次再见面,她的条件是永不联系,最后那一次见面要离开时,我哭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;她则面无表情。


我反复问自己很多次,我放不下她的原因是什么?(我不知道是还是不是)她都能狠心不要我,尽管我们曾拥有彼此(气话);为什么我就不能?(高估了自己)


本地创作的《光影》,叙述了今年对她的思念。



当爱消逝,一千年的时间犹如一秒钟那般短暂。


当爱消逝,只剩下恨,眼泪再多,对她而言也只是鳄鱼的眼泪,就算流干了,也只余下 “活该” 两个字。之前为她所付出的一切,早已不再重要!




总的来说,这是一段充满深情、痛苦和反思的感情叙述,展现了笔者在爱情中的全心投入、遭遇的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情感。比如在现实生活中,有些人在失恋后会陷入长时间的消沉,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;也有人会通过这次经历变得更加成熟,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感情问题。那么,笔者后续该怎样走出这段感情阴影呢?





待续。。。。。

致谢佩莹小姐

Thursday, 22 August 2024

 政府医院非常差之- 时间态度观念篇

这几天因家人事故都在政府医院里,个人觉得可能是医生对病人的比率太低,从而造成了很多问题,还有医院的管理体系。

先谈谈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态度:

我问几时可以进病房(当时家人还在急症室)?

答案:不知道,不确定,去问其他医生。家人经过了不同医生的诊断,有单人的,有两三个一起的,还有整群的。

我问大概是什么问题?

答案:我不是专科医生,我只是急症科的,要等这个那个医生,要等刚才的血液、血糖、心跳等等的报告结果出来。

我问专科医生(其实,我应该问是什么科的医生)几点会过来?

答案:一会儿。结果等了 45 分钟后,得到的还是那些不确定、不肯定、不知道的回答。我很好奇,该名 “专科医生” 看了那么多血液报告、CT SCAN 影像后,还是一头雾水,他当时的医书是怎么读的? 过后,他说要安排不同从 A 到 Z 的专科来看。我在想,你们医生之间究竟怎么了?你们没有一起跟同僚讨论吗,还是我不懂你们所谓的那一系列程序?医生救人也讲官僚体系?这是病人,准确来说是急症病人,不是一张甚至一份申请表格!

我问几时可以做不同专科医生的个别诊断?入院后,其中一位会诊医生说要安排某一专科诊断。

答案:明天 8 点(我当时是非常不相信他们),结果正如我所预料,在隔天我足足等了 5 个小时,连半个医生的影子都没见着,更何况是该诊断的专科医生。

我问几时出院,知道诊断后的结果?

答案:还是那般公务员式的官腔回答。

有很多人说医生护士应该最先给他们调薪,我觉得那些一问三不知的态度能被要求调薪?不,非但不应该,还要让他们减薪才对!

还有,如果一味以 “不满意可以去私家医院” 来合理化自身的不足,试问如何改善服务?人民如何对你们有信心?国家如何进步?

最后,政府医院的服务态度实在差劲!单在时间观念上,我会给负分。

病人在他们眼里,简直连草都不如!

待续-下回谈他们的体系问题
推荐一些实用的医疗沟通话术怎样才能时///有效的A